MON
2004
创建时间(年)350
成员城市(个)49
设计之都成员城市(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UCCN)创建于2004年,旨在促进全球城市间合作,以文化和创意为载体,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意城市网络涵盖设计、文学、音乐、手工艺与民间艺术、电影、媒体艺术、美食等七大创意领域,网络成员城市通过开展相关领域创意活动,推动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发展。自2004年成立以来,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城市已经发展到涵盖全球100多个国家的350个城市,并因共同的愿景目标携手共进,即利用文化和创意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回顾2024年7月在葡萄牙媒体艺术之都布拉加举行的第1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年会,也是庆祝创意城市网络成立20周年的盛会。作为此次会议的重要议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发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布拉加宣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目标》,旨在进一步强化文化与可持续城市发展战略的融合共生。《布拉加宣言》标志着城市共同将文化作为独立发展目标的一个里程碑,为“2024年未来行动方案”(Pact for the future 2024)与2030年后的发展议程指明了方向。
展望未来,创意城市网络将持续致力于通过促进更强有力的城市间合作和推进符合《《世界文化政策和可持续发展会议宣言》(Mondiacult Declaration in 2022)和《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文化议程,提升创意城市的全球影响力,以更好地共同应对当前全球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是创意城市网络的七大创意领域之一。目前,全球“设计之都”子网络成员城市共有49个,分布在全球35个国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组织颁发给设计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城市的荣誉称号,认可其注重创意经济的发展,以创意设计产业为核心,通过创新和设计驱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共有18个创意城市,其中“设计之都”5个,即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和重庆。
2009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工程设计之都”,经过七年筹备、两年申报,围绕“老城新生”主题,于2017年11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我国唯一以工程设计申报成功的世界“设计之都”城市。“设计之都”成为武汉世界级城市IP。自申都成功以来,武汉借力“设计之都”平台链接全球创意资源,赋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厚积行业发展动能,促进武汉设计高质量发展。武汉设计以“设计之都”建设为主线,积极推动工程设计、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动漫设计、电子竞技及美食、音乐等设计门类融合发展,促进大、中、小型企业、独立设计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各具特色、融合发展格局。
二是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公众参与促进“老城新生”。武汉围绕“老城新生”的主题,通过“城市体检、资源发现、街区规划、空间整理、社区营造、关系重塑”等途径,形成了“城区、街区、园区”的城市空间融合体系。通过打造常青花园“设计之都”示范街区、武汉创意天地等14个“设计之都”示范园区、小刘家湾社区等107个“设计之都”创意社区,以点及面推进武汉“老城新生”,让市民广泛参与社区建设,使设计之都融入城市更新。
三是积极参与合作交流,融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武汉积极履行召集城市的职责,服务全球设计之都网络,协助创意城市网络高质量地发展新成员。依托武汉设计日和武汉设计双年展等平台,积极举办创意城市圆桌会议、主宾城市展、设计之都邀请展及格拉茨15秒等国际设计交流活动。武汉通过创意设计活动实现与全球创意城市的切实合作,已成为创意城市网络活跃分子和跨界创新活动的有力促进者。